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齐鲁晚报推介青年艺术家吴思骏 [复制链接]

1#

画家简介:

吴思骏,年生于江苏如东,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获奖经历作品入围第九届全国美展江苏展并获优秀奖(中国美协)获*宾虹奖?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宾虹?金华奖”作品入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中国美协)作品发表《画刊》《当代艺术》《美术报》《艺术与价值》《文化产业》《新视觉艺术》《中国艺术年鉴》《文明》《墨痕》《画家与画廊》等

名家评论:

范扬:与我不同才更喜欢“我强悍雄浑,他委婉缠绵,正好互补”青年画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吴思骏是国画大家、现为南京书画院院长的范扬先生的得意弟子之一。范先生认为,其画作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自己的作品最不像,但他们的内心却有着相当大的契合度。范扬先生在看了吴思骏的兔女郎系列的最早一批作品,比如《云中木马》、《落花流水》、《秋千梦》、《白菜虫子》,灵感迸发,意如泉涌,就火车上,一口气写下八首白话诗,这些诗句优游快乐,又充满童趣,浑然天成,内藏禅意,令吴思骏读后大为触动。他说:“范扬老师诗作中所表达出的意趣,很多正是我想要的,也许因为我阅历还不够,还没有范老师那种对世间事物的领悟,他在文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纯真、朴实是一种境界,那种大气是大快乐,也许我画到了,但自己尚未完全领悟,恰恰范老师将它们精准玄妙地解读了出来……”绘画本无定解,然而这师徒二人却在绘画和读画之间达到了心心相印,心意相通。他们的这次绘画与诗歌的“合作”也成为当代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为此,记者采访了在国画世界中玩出真趣的范扬吴思骏师徒。“吴思骏的画扑朔迷离激发了我的遐想”
  其实,过去的国画家往往也是诗词作者,可惜这种传统到了现当代并未发扬光大。而范扬先生不仅延续了这一诗画结合的传统,还有所发展与超越,因为他为弟子吴思骏的兔女郎系列作品所作的8首诗并非古体诗词,而是现代白话诗,还是在火车上一气呵成的,范老对记者回忆道:“其实这种新诗我也一直想写,只是没有契机,后来看到吴思骏的画,突然有种想写的愿望,那时候正好是在回南京的火车上,就一鼓作气跟着吴思骏的画写了8首。我觉得吴思骏的作品它对我大有启发的缘由是,它给人想象的空间,也扑朔迷离,还有点如怨如诉,所以激发了我的热情,诗作与画面正好达到了一体化。”
  “我有木马一匹,飞在云里雾里。我把思绪开敞,随风摇曳飘散……”极少写新诗的范扬出手不凡,诗句看似童真稚拙实则古朴大气,让人想起五四时期胡适等人的诗。
  说到对诗歌的兴趣,范老说:“我平时当然也是读诗的,读古诗比较多,所谓‘熟读唐诗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所以古体诗也是会作的。但是格律诗词曲我觉得它是时代的产物,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那个时代最好的文学作品。格律诗的高峰肯定是过去了。过去的诗词歌赋是可以用来传唱的。现在的新诗虽然也有好的,但是不能传唱,这是一种遗憾。我自己也很少写新诗,但这一回*使神差,想写就写了。”“他的画风在我性格的对面才有趣”
  范扬先生认为,在他的学生当中,吴思骏的画作外在表现形式跟自己最不像,但内心恰恰与自己特别像。他之所以为吴思骏的《云中木马》、《落花流水》、《秋千梦》、《白菜虫子》等,这样一些超出传统中国画之外的画作题诗,想必他也相当欣赏这些作品。
  对此,范扬先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某种偏爱。他说:“我觉得正因为与我不同我才更喜欢,跟我相同的,我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正因为不同我才喜欢。此外,我比较强悍雄浑,吴思骏的性格里却有一种委婉缠绵,甚至还有一种无名的忧伤吧,这正好是我的性格的对立面。对立面也很好啊,有了对立面才更为有趣吧?矛和盾互相成立。
  对于吴思骏在国画中大胆引进电影、戏剧乃至动漫的手法,范老也给予了态度鲜明的肯定,呈现出非常开放的心态。他说:“比方讲,过去关良画戏剧人物,画舞蹈,这很正常,因为艺术家用画笔反映他所看到的现实生活,现实中有什么,画面里就有什么。而现在现实生活中有了电影、戏剧、动漫,吴思骏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也非常自然。本来各门类艺术之间就是相近相通的,既是视觉的,又是感受的;是属于时间的,也是属于空间的,艺术之间的互补非常有意思。”无论是范老的红衣罗汉,还是吴思骏笔下的兔女郎,都显示出某种佛道禅心。记者问:“一个人修道、悟道的程度会在画笔中自然流露么?”范老回答:“那是肯定的。如果你是优秀的、成熟的艺术家,你的作品就能恰如其分反映出你的心境。如果你学过佛,或者有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