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太阳部落rdquo的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12月30日,“甘孜州石渠岩画考古调查成果汇报新闻通气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新华社四川分社、成都晚报、天府早报、成都日报、中国新闻社四川站、中国文化报四川站、四川新闻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新闻通气会。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以及石渠岩画考古负责人对此次调查成果做了详细介绍。

石渠岩画考古调查的地点主要在雅砻江的干流和支流上,在阿日扎乡和温波乡发现两处岩画,共4个地点。这是石渠县境内首次发现并对外公布的岩画点,也是四川首次发现的早期岩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次发现的石渠岩画内容以动物和人物为主,展示了石渠境内古代游牧民族狩猎、游牧的生活和审美状态,岩画内容还包括部分古藏文题记。动物可辨40余头,主要有牦牛、大角鹿、马、虎等;人物可辨约9人,还有部分图像暂无法辨变。这些图像均为密点凿刻剪影式图像和密点凿刻粗线条轮廓式图像,先用细线在崖壁上刻划出轮廓,再通过密点敲凿出图像,或是通体剪影式,或是粗线条轮廓式。

在整个岩画调查过程中,阿日扎乡发现的3处岩画图像,相距不过一两百米。

阿日扎乡岩画

第一地点

此处岩画是图像最复杂、数量最多的一处,并且在同一地点雕刻,所以判断起来比较复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体型庞大的老虎,其生动威风、栩栩如生,与之前在四川青铜器上发现的老虎形象很相似。旁边还有手持武器的人和很多其它动物,透过岩画,仿佛看到了远古游牧民族狩猎或是放牧的场景。另外两处岩画艺术价值较高,牦牛、大角鹿、马等动物形象线条感清晰丰满、生动有趣。

阿日扎乡岩画

第二地点

这组岩画相对模糊,除了能清晰看到一只奔跑的大角鹿,其余都是剪影式图像。

阿日扎乡岩画

第三地点

这组岩画虽然只有牲畜,但还是能够清晰辨别出牦牛和鹿,线条清晰、丰富生动。

温波岩画

在这组岩画中能够比较模糊辨别出的是两只角非常长的大角鹿,不知是在嬉戏玩耍,还是在漫步回家。

总结

经过与周边岩画的比较,以及对同一岩画地点的叠压打破关系的判断,时代上前后延续时间很长,加上对其中古藏文题记的判断,初步认定其时代从公元前几百年一直延续至公元年前后(相当于中原的战国到唐代)。

红圈标注的是古藏文题记

西北大学的考古专家王建新教授认为居住遗址、墓葬和岩画是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坚持对这三类遗存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揭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面貌。

石渠岩画地处广袤的大草原,岩画密集的地方往往都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以此推断出石渠岩画应当是古代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

有图像就肯定会有相应的人群在周边生活的痕迹,也应该会有相应的遗存。下一步研究队会加强这一区域的考古工作,特别是对相应遗址的寻找(洛须镇附近的考古发现)。岩画虽然在四川发现较少,但不是孤立的,在相近的玉树等地也有发现,并且在题材和内容上也都有相通之处,需加强比较研究。

据了解,在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古代游牧经济盛行时期分布着许多岩画群,这就意味着未来会发掘更多的岩画,包括与岩画相关的遗址。

石渠岩画的重要意义

⊙展示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和审美状态。

⊙石渠岩画很可能和游牧民族中盛行的早期原始宗教、原始信仰有关,具有精神方面的内涵。

⊙对研究石渠境内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经济发展及游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石渠岩画是该县考古史上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开启了石渠考古工作的新篇章,这对于石渠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乃至甘孜州文化旅游的发展,都是一件文化盛事,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来源:太阳部落石渠,微甘孜整理发布。

觉得不错,就打赏小编一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