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一线排名质疑不断,权威还是野榜 [复制链接]

1#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前几天,一位朋友美滋滋地告诉我,他的家乡无锡变成“新一线”了。

“新一线”?正当我一脸懵的时候,他转过来一份第一财经的《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是很权威的榜单。

等我看完,却发现疑点很多:成都竟排在杭州前面,南京居然不如西安,而同在大湾区的东莞是新一线,旗鼓相当的佛山却是二线……

怎么看,这份排名都有点随意,甚至,有些荒唐。

我就想问一句:排榜者,你是认真的吗?

于是,我拿出多年混迹网络的侦查力,把网上对这份榜单的评价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大吃一惊:这份榜单,自诞生以来,一直都充满了争议和质疑。

让我们看看,大家都在质疑什么?

1、排名指标科学吗?

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很多意见都指向了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榜单依据有问题。

榜单发布当天,南京的自媒体“阳光城市论坛”就推出一篇文章,对南京在榜单中的位次表示质疑。

南京周边地区的人们,常把老实巴交、不会转弯抹角、性情直爽的南京男人戏称为“南京大萝卜”。

从这篇《严厉反驳:南京城市排名居然跌出前10?!》的文章中,我们能看出“南京大萝卜”的实在。即便有强烈情绪,也是有理有据,一板一眼地跟你商榷榜单权威性。

随便举一条吧。像榜单里城市人活跃度这个维度,网购用了阿里巴巴的数据,旅游消费指数用了去哪儿的数据。

这些数据,当然没问题。但细心的南京网友,还是发现了问题:

很多人习惯用京东,可能一年都不怎么用淘宝。这些互联网APP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市场占比是不同的。

如此严谨、负责的质疑,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单纯发泄情绪。

同样用务实理性分析,揪出这份榜单严重漏洞的,还有山东自媒体账号“青记”。

这位作者发现,榜单各项指标的系数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幅度非常大。

以商业资源聚集度所占权重来说,年为0.22,年为0.19,年为0.26,年为0.22,年为0.19。

权重变化,到底有没有影响?

我专门请教了一位长期研究榜单指标设计的专家。他告诉我,这些指标权重微调一点点,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再真实的数据,被人刻意“选择”,再经过精心操作后,也很难有信服力了。

2、一项指标领先,就能“通杀”吗?

在这份榜单中,每年的新一线魅力城市数量,都是15个。有城市进入,就有城市要跌出。

但这些闯进去的“黑马”,却饱受质疑。

年,无锡被挤出榜单(无锡和这份榜单的爱恨情仇,我们放在后面讲),代替上场的是中原省会郑州。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年才开出第一家爱马仕的郑州,当年的排名竟然反超了南京、天津。

在新一线城市榜的五大维度中,郑州只在城市枢纽性一项上胜出,但结果就是,郑州总体评分高于南京、天津!

你觉得离谱吗?还有更多离谱的!

年,昆明重回“新一线城市”行列,但网友们并不认同。

第一财经日报给出的回应是:昆明的排名回升主要来自城市枢纽性。

这个排名,让昆明人自己都有点心虚了。当地的自媒体“昆明楼市”主动质疑:仅以城市枢纽性一项领先优势,便入选“新一线”城市,这样的评价是否太过片面?到底存不存在错配?

3、榜单真的有公信力吗?

当南京在为新一线中的名次感到不公时,酷爱甜食的无锡人,则被这份排行榜搞得五味杂陈。

这几年来,无锡在榜单上几进几出。年,跌出;年,回归;年之后,连续5年和榜单无缘,直到今年重新上榜。

无锡当然有不服的底气。论GDP等硬指标,无锡明显高过青岛、长沙等长期上榜城市。

即便回到榜单本身,只看商业魅力,无锡也不逊色。当地人曾举过一个小例子:江苏省第一家苹果直营店,没开在省会南京,也没选择“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而是选择了无锡。

年,忍无可忍的无锡当地媒体江南晚报,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