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喝咖啡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90527/7169928.html年上半年,一名在企业子弟校教了10多年书的中年人,在6年前被《四川工人报》招聘录取而未能调动成功后,再一次心有不甘地萌动了“弃教从文”的念头。彼时,他在教书之余“爬格子”已小有成就:在《四川日报》《成都晚报》等报刊,林林总总发表了余篇文章,计10余万字。时时涌动在他心中的希望是,有一天,某新闻单位能慧眼识珠,将其招纳麾下,当一名记者或编辑……
其时,中共成都某区委的机关报,正在物色一位“要闻版”的编辑。内定的条件为文笔好,须是党员,年龄40岁上下,性格沉稳,政策性强。然而大千世界,信息就是那么不对称:一方面是有业余作者投奔无门,另一方面则是不登招聘广告,仅在区委编制内的人员中调剂解决。偶然的是,此业余作者有一文友,正是该区委的公务员,得悉此机关报的需求后,因知道朋友符合其诸项条件,即刻电话通知其上门推销自己。这位撞了好运的业余作者,正是30年前的笔者。当年因有心跳槽,早已未雨绸缪做了一定的功课,其中主要的一项是把近年来发表的作品,搜集剪贴做了一个剪报集子。集子按文章体裁、发表刊物、发表时间以及获奖等级,登记得清清楚楚,可以供有关人事部门稍加浏览,大抵心中有谱。
聊以自慰的是,我已有文章获《四川日报》“四方杯”社会随笔征文二等奖、成都市委宣传部机关刊物《成都宣传》“七一”征文一等奖及《成都晚报》“天涯杯”杂文大赛优秀奖。实事求是地说,我真不愿菲薄自己很“孬”。
有句话叫“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此言不虚。某日,当我带着我的剪报本,有些自信又有些惴惴不安,走进该区委机关报编辑部毛遂自荐时,遇上了后来是该报主编的某君,他飞快地翻阅了我那本集子,合上本子俨然宣判似的说了句:“你比我报一些记者强多了!”那一刻,我心中有了底,亦感到调动的机会离我不远了。
说是不远,其实尚有政策距离。那时,成都主城区,正由原来的三个行政区,即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划分为5个城区。新区公务员政策规定允许企业干部调入,原老城区则严格限制“企调事”。我要调入的正是两个老城区中的一个,这成了一道不好逾越的门槛。所幸该区十分满意我的情况,把我的剪报本送到宣传部最终转呈到分管宣传的区委副书记案头,她阅后当即拍板,指示将我立即按人事程序调入。据说,当时区委进人,“企调事”还需市人事局批准,那位区委书记慨然表态,若市上有某环节挡住了,由她去疏通解决!事成后,报社同仁告诉我,你运气好,坚持要快速调你进来的区委副书记,是省委下来挂职的,办事雷厉风行,容不得拖泥带水!
人事调动,由新单位接收和原单位放人两个环节构成。这边厢调我一路绿灯,那边厢是否放行?仍令我心有忐忑。年,我被《四川工人报》招聘录取,就是因我所在的厂子领导不同意调动而搁浅。所幸后来的厂长深明事理,面对区委的人事调函,他说:“留得住人留不住心,吴治黎一心要调报社,成全他吧!”就这样,我这个教师身份的企业干部,最终成了公务员,在区委机关宣传部门干了5年,后来又调入另一家报社,当报人直到退休。
吴治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