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发生故障后准备降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川航3U新华社/图
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脱落,部分设备受压变形
事故发生时剧烈震动,机舱内物品散落一地
5月14日,重庆至拉萨的3U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该航班于7时40分左右安全落地。此后,川航安排3U执飞成都至拉萨航班,已于12时9分飞往拉萨。该事件正在调查中。
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
机组实施紧急备降
14日早上,不断有网友发帖称,今日重庆飞拉萨的川航3U航班,在飞行途中,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随后飞机挂出了“”紧急代码。
根据民航标准,挂出“”代码,表示飞机遇到紧急状况,比如机械故障,或有机上人员突发疾病等,但并非一定表示飞机处于非常危险的状况。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消息称,3U航班执行重庆至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员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
感觉飞机失重往下掉
空姐喊“有信心备降”
事发当时,平措正在打盹。一声巨响,他突然被惊醒,感觉飞机失重往下掉,氧气面罩也掉了下来,空姐赶紧协助大家戴上氧气面罩。
“除了失重的一刹那,后面飞行都挺平稳。”平措说,但恐慌情绪还是在机舱蔓延,有乘客开始呕吐,他也感觉手发麻。他非常清楚正在经历一场飞行事故,而对此却毫无办法。
当时机舱断电,机舱广播没法工作。突然,听到一位空姐扯着嗓子朝大家吼:“请相信我们,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大家备降地面!”
听到这句话,平措的心里突然明亮起来。“那种气氛下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们明白机组成员已经竭尽所能采取了措施,能做的就是等待。”
空姐照常工作,给乘客们发水。受到这样的气氛感染,乘客们在整个备降过程中也都保持惊人一致的镇定。直到飞机成功备降双流机场时,平措才和身旁的哥们儿紧紧拥抱在一起。
时速八九百公里的情况下
副驾身体已飞出一半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机长刘传健说,当天大概过了7点,在距离成都大约公里至公里的位置,没有任何征兆,航班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轰”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他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他说。
风挡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多米,气温应该为零下40摄氏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刘传健说:“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刘传健表示,事故发生时,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噪音极大,什么都听不见。“完全是人工操作,靠自己目视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20多分钟,天气帮了很大的忙。“当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
专家分析
玻璃长期承压较大
可能会导致破裂脱落
刘传健的战友及同事、飞行员王明(化名)表示,在风挡玻璃脱落的瞬间,飞行员需要迅速决定是紧急下降、备降还是返航,整个决定时间只有几秒。“虽然平时都有各种类型的故障演练,但这次事件的发生在中国民航史上还是第一次,在高空压力和设备失灵的情况下,机长必须手动操作控制飞行,难度非常大。”
关于这次川航客机飞行中玻璃脱落的原因,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文红教授分析认为,可能是飞机玻璃材料有缺陷,然后遇到拉萨的极端气候时,材料震荡比较剧烈,突破了材料的极限承受能力。“飞机在拉萨飞行的高度比一般城市要高一些,材料长时间承受极限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力会有所退化,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中途脱落。”
据悉,客机为空中客车公司的A客机,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据新华社、《成都商报》、《成都晚报》、《重庆晨报》等)